最近,东莞一家公司突然宣布停工停产的消息炸开了锅。这家叫华清光学的科技企业,曾经风光无限,是东莞制造业的明星企业,巅峰时期年产值高达5亿元。现在它却因为1.8亿元的亏损,直接关门大吉!更让人唏嘘的是,这家公司已经在东莞扎根了整整14年,员工也多达上千人。
【事件经过】
华清光学,全名是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,说起来这家公司在2011年成立的时候,可真是备受瞩目。它是由上市公司劲胜精密全资控股的,注册资本就高达2.3亿元。刚成立时,凭着电容式触摸屏强化光学玻璃这个技术,迅速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。公司规模也挺大,巅峰时期有2000多名员工,年产能能达到5000万片光学玻璃,年产值更是突破了5亿元。这在东莞制造业圈里,妥妥的是个风云企业。
可惜,事情的转折从疫情开始。2020年,疫情让消费市场一夜之间变得疲软,电子产品和汽车市场的需求下滑明显,华清光学的订单量受到重创。那一年,公司营收直接同比下降了32%。虽然2021年稍微有点回升,但整体上还是没能挽回局面。到了2022年,更是雪上加霜,营收暴跌了45%。短短几年时间,公司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,最终累计亏损达到了1.8亿元。
与此外部环境也没给华清光学任何喘息的机会。全球消费市场不景气,整个产业链都在低迷中挣扎。电子消费产品的需求下滑,汽车市场的销售也萎靡不振,这直接导致华清光学的订单量大幅减少。而当订单减少,资金周转不灵时,公司就陷入了恶性循环。供应商开始催款,多家供应商甚至将华清光学告上了法庭,法院也冻结了公司的资产。到这里,华清光学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经营的能力。
今年春节前后,华清光学终于扛不住了,宣布正式停工停产。据说,公司在这之前已经把2024年的员工工资都结清了,但补偿方案还没最终落实。对于上千名员工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。春节结束后,他们就不用再回工厂上班了,这也意味着他们从此失去了这份工作。
更让人感叹的是,华清光学的倒闭不仅仅是个企业的失败,更是整个制造业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。像它这样依赖代工模式、技术积累不足的企业,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抗风险能力实在是太弱了。疫情的冲击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企业自身。
有人说,华清光学的倒下其实一点都不意外。现在制造业的环境太卷了,光靠以前那种低成本代工模式,根本撑不下去。没有核心技术,少了市场竞争力,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不好,结果就是像这样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地熬不住了。有个网友直接说:“哎,早就看出来了,这种企业没啥技术含量,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命硬了。”
也有人对华清光学的员工表示同情。一位网友感慨道:“公司倒了,上千个员工怎么办啊?他们都是普通打工人,工资虽然发了,可补偿方案没有落实,这后续该怎么生活?”还有人补充:“春节刚过完,原本想着回来上班,结果一听消息,居然直接不用回去了。这种感觉,谁经历谁知道,太扎心了。”
也有不少人对企业的管理层提出了质疑。有网友觉得:“早几年就亏损了,难道公司管理层一点危机感都没有吗?从2020年疫情开始,营收下滑那么严重,为什么还要扩建新厂区?钱都亏没了,还想着转型升级,这不就是瞎折腾吗?”还有人说:“这一波操作看感觉就是管理层没能看清局势,资本也不愿意接盘,最后公司全盘崩了。”
也有网友对管理层表示理解,说现在大环境不好,企业想转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有个网友说道:“要我说,这种情况不是华清光学一家企业的问题,整个制造业都在经历转型阵痛。市场不景气,投资商不愿意投钱,企业没办法转型成功,倒闭也是迟早的事儿。怪就怪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太差了。”
还有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一波:“其实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责任。疫情后大家消费欲望下降,电子产品和汽车都不怎么买了,企业订单少,钱怎么赚?说白了,大家都不花钱,哪来的生产需求?没有需求,企业倒闭也没啥好奇怪的。”有人接话:“那你让我们花钱,我们也没钱啊!疫情那几年,工资都不涨,谁还敢乱花钱?”
至于补偿方案,有网友觉得不能这么拖下去:“辞退员工可以理解,但至少得给人家一个明确的补偿方案吧?员工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,结果公司一声不吭就关门,这后续的保障总得有吧?”也有人说:“发了2024年的工资算不错了,有些企业倒闭连工资都拖欠。只是希望员工能拿到合理补偿,不要让他们寒了心。”
也有一些网友对整个事件表示无奈:“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东莞那么多制造企业,这些年倒闭的有多少?谁能熬过大环境,谁就笑到最后。华清光学只是没熬住而已。”